播放记录

小清新治不了港片的病

时间:2024-06-29 10:07:00阅读:55208
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后,香港电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衰落,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,估计香港的创作者也不愿意看到,但衰落在所难免,当我们作为观众每每有新片上映的时候,都不自觉的呼喊着港片重新崛起,
小清新治不了港片的病

小清新治不了港片的病

1/10

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后,香港电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衰落,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,估计香港的创作者也不愿意看到,但衰落在所难免,当我们作为观众每每有新片上映的时候,都不自觉的呼喊着港片重新崛起,但每一次都是以失望告终,长此以往,港片确实是再也无法达到属于自己的曾经的高度了。当然,这是客观的历史趋势,但在这个趋势之下,港片能否确立自己的新的定位就至关重要。

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《流水落花》就是港片对于自己的全新的定位的一种思考,虽然这种思考并没有太多的作用,因为方向错了,但姑且也是一种思考吧。

《流水落花》讲述的是香港的寄养家庭的故事,一对夫妻因为无法生育正常的孩子,妈妈因此喜欢上了寄养,一群没有父母的孩子聚集在这个家庭,如过客一样来来往往,时间过去,这对夫妻有失落也有获得,但时间真的过去了,即便是表面上的欢笑与平和,依旧是无法弥合这对夫妻心灵上的创伤。

怎么样?乏味吧,确实是乏味的,但乏味的并不仅仅是故事,故事本身是平淡的,想要让这种平淡的故事走进观众的心,创作者需要的是构筑一个环境,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?一个适合故事逻辑发展的环境,平淡的故事适合一个平淡的环境,而香港这种浮躁的地方孕育出来平淡的环境就显得有点怪异了,因此,故事的发生地被架空了。我们在本片中看不到的是香港真正的风貌,而看到的更像是一个远离香港的地方的风貌,这个风貌跟真实的香港是无关的,因此,这个故事跟真实的香港也是无关的。

传统意义上的港片是可以显现出来香港的原本的面貌的,为什么呢?因为传统的港片根植的基础就是香港的底层,香港的正常的生活。我们对于香港的第一印象是什么?拥挤的街道,同样拥挤的人群,鱼龙混杂的地方是不太适合小清新的,因此,这个故事发生在真正的香港的话,更大程度上是比较契合许鞍华的《天水围的日与夜》的,而本片所展示出来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背景风貌,换成日本或者是台湾还是比较契合的,至于说香港,只能说有点怪。

港片的创作者所遇到的一个障碍是无法与过去做彻底的切割,或者说无法承认自己过去的辉煌再也不会回来。因为始终萦绕在港片创作者心中的理念是,过去我们历害过,现在要重新厉害。这是没错的,但是过去的厉害有过去的历史背景,时间背景,如果抛开了这些客观存在的条件,单纯的强调厉害,那是没有意义的。

港片的创作者如果能真正的把握住香港现在的历史脉搏,他们并不会没有发展,真正立足于香港现在的创作者很少,而大多数创作者要不就是北上融入到内地的影视圈中找到自己,要不就是像本片一样剑走偏锋,不断地用不合适自己的脚的鞋子来试穿,这样看上去很滑稽的。

大家看一看近年来的香港电影,无一例外都有一种拧巴的情绪在里面,为什么会拧巴,原因在于香港当代的创作者门热衷于穿一双不属于自己的鞋子,就比如说涉证题材的电影,这种类型的电影并不是不能拍摄,而是要分时间段,当代的香港的主要矛盾是实体产业基本流出而金融产业继续扩大,这是香港矛盾的根源,如果摄政类的电影仅仅是停留在对于体制的批判的话,不去触及根源又有什么意义呢?

这样的电影本身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是没问题的,因为那个时候香港的产业基本上都是低端劳动业,这是一个劳资冲突最为密集的产业,那个时候的香港社会风气更适合这种摄政题材的影片出现,而那个时候,香港人选择了什么?娱乐,大众娱乐,港片的最具特色的点在于娱乐精神,这种娱乐精神是港片的代名词,然而到了新世纪第二个十年,港片逐渐的找不到了这种娱乐精神,转而使用各种各样的小众题材来讽刺挪揄,这已经是跟香港这个基础文化相去甚远了。

深层次的发掘香港的基础才是港片需要革新的方向,而仅仅是配合着当代的一些小众文化来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,这并不是能给港片一个大方向前进的坦途。找到方向才能源源不断地产出来优秀的作品,而仅仅是像本片一样,不厌其烦地用一个又一个小众的领域来不断地尝试复兴,最终的结果并不会是很好,这样会白白浪费了一些本应该具有的精神。

小清新需要一种大环境,如果没有这个大环境就强求,最终只会让自己更加别扭,当下的香港电影需要的是承认自己在二十一世纪的失败,然后才能轻装上路重新探索大众文化的方向,否则,只会更多的诞生出来一些更加别扭的作品。港片也就谈不上复兴了。

……

你好,再见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

首页

电视剧

返回顶部

电影

会员中心